影視娛樂資訊>>資訊>>內容

原創(chuàng)共患難不易,同富貴尤難

日期:2025-05-05 00:53:35    標簽:  

歷史劇《天下長河》最近正在熱播。當大家在重點關注靳輔、陳天一治理黃河,以及康熙、明珠、索額圖三人之間的權謀時。我則對徐乾學、高士奇、陳天一這三兄弟的“患難交情”更感興趣。

(圖片來源于網絡) 根據劇情走向和劇中人物設定,最先“發(fā)達”的徐乾學表面上說著“海誓山盟”的兄弟情,實際上并不能以誠相待。他內心深處壓根兒沒有幫助落難兄弟高士奇和陳天一的打算。

(圖片來源于網絡) 看到這三人,莫名就想起了唐代的三個偉大的詩人:李白、杜甫和高適。雖然,徐乾學與高適并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同類人。

天寶三載(744年)秋天,李白,杜甫,高適有過一場著名的相遇。四十四歲的李白、三十二歲的杜甫和四十一歲的高適,志趣相投,一起漫游于梁宋故地(今河南?。╅L達數月。三個好朋友,每天跑馬觀妓、射獵論詩,好不快活。 十年之后,安史之亂爆發(fā)。杜甫幾經輾轉流落成都,定居廬山的天真老男孩李白被永王李璘忽悠進他的隊伍,反抗新皇帝唐肅宗。而當年的窮酸不得志的詩人高適,在安史之亂中飛黃騰達起來。 永王兵敗,李白作為永王幕僚,前途命運可想而知。李白滿以為高適會救他一命,畢竟高適連永王其他的幕僚也救了,何況是他這位舊友呢。但是,給高適送去求救與吹捧信件的李白,最終也沒能等待高適的只言片語和搭救。 朝廷判決書下來:從賊李白,流放夜郎! 如果說不搭救“叛賊”李白是珍惜自己人到中年,才好不容易得來的政治前途。那么,對于杜甫多次寫信求助不做回應呢? 安史之亂后,杜甫帶著一家老小流落在成都,此時,高適先是做了蜀州刺史,后來又做了彭州刺史,剛好也在四川。杜甫得知老友官運亨通,走投無路之際,便常常給高適寫信,多數時候是求他救急。不可否認的是,高適肯定也給杜甫送過一點錢糧。 不過,更多的還是高適對杜甫的求助視而不見。檢索杜甫詩文,從上元元年(760年)至廣德二年(764年)間,杜甫就至少經歷了三次求助被拒的經歷。分別見于杜甫的詩:《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絕》、《奉簡高三十五使君》、《寄高適》。 其中,《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絕》將杜甫的拮據與高適未能施以援手的狀況寫得比較直接,原詩如下: 百年已過半,秋至轉饑寒。 為問彭州牧,何時救急難。 真是共患難不易,同富貴尤難,古今一體!

(圖片來源于網絡)

相關花絮

氣流劇情網致力于提供最新電視劇劇情介紹 、電視劇分集劇情、明星個人資料 Copyright @2008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氣流劇情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:京ICP備2024095045號-39